字體大?。?span id="mes-big">大 中 小
索 引 號:111423LL00100/2022-58900 | |
發文字號:呂政辦發〔2022〕36號 | 發布日期:2022年06月20日 |
發文機關:呂梁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| 關 鍵 字: |
標 題:關于印發呂梁市支持十大平臺建設培育發展市場主體10條措施的通知 | |
主題分類:其他;工商 | 成文日期:2022年06月20日 |
呂梁市人民政府辦公室
關于印發呂梁市支持十大平臺建設培育發展市場主體10條措施的通知
各縣(市、區)人民政府,市直有關單位,各省級經開區(示范區):
經市政府同意,現將《呂梁市支持十大平臺建設培育發展市場主體10條措施》印發給你們,請認真貫徹執行。
呂梁市人民政府辦公室????
2022年6月20日??????
(此件公開發布)
呂梁市支持十大平臺建設培育發展市場主體10條措施
為了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,統籌省市縣各類資金,支持獎勵十大平臺建設,支撐市場主體的培育發展,推進我市市場主體增數量、上規模、提效益。結合我市實際,制定以下獎勵措施。
一、布局建設特色商業街區,點燃城市“煙火氣”
依托居民集聚區、產業集聚區、旅游聚集區,規劃建設、完善提升各類城鎮公共空間、商業街、步行街、商品集散地等特色商業街區,打造一批一刻鐘便捷生活圈和地標性夜生活集聚區,點燃城市“煙火氣”。全市打造不少于50個特色商業街區,每個特色商業街區新增市場主體不少于100戶。每個縣(市、區)打造不少于4個,給予縣(市、區)每個特色商業街區50萬元獎勵。(牽頭單位:市商務局;責任單位:市城市管理局、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、市財政局、市市場監管局,各縣市區人民政府)
二、加快雙創平臺建設,激發創新創業活力
依托我市產業特色和轉型發展需求,借助高校和科研院所力量,吸引大學生和社會創業,引進一批新型呼叫中心、數據標注產業等生產性服務企業,打造一批眾創空間、科技孵化器、小微企業雙創基地、創業示范園區,形成“眾創空間+孵化器+加速器”科技創業孵化鏈條。鼓勵各縣(市、區)打造一個不小于2000平米的雙創平臺且新增市場主體200個以上,鼓勵各開發區(示范區)打造一個不小于1000平米的雙創平臺且新增市場主體100個以上,分別給予縣(市、區)100萬元、開發區(示范區)50萬元獎勵。(牽頭單位:市發改委;責任單位:市商務局、市財政局、市科技局、市人社局、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,各縣市區人民政府,各省級開發區示范區)
三、發展壯大樓宇經濟,提升區域綜合競爭力
依托我市煤焦鐵鋁電等傳統產業,重點招引一批金融、保險、咨詢、物流等500強企業、生產性服務業公司在呂梁設立地區總部,打造產業集聚的樓宇經濟城市商圈。各縣(市、區)至少打造一個不少于1萬平米的區域性樓宇經濟平臺,并引進和培育10戶以上“四上”企業,給予縣(市、區)100萬元獎勵。(牽頭單位:市發改委;責任單位:市財政局、市招商引資服務中心、市商務局,各縣市區人民政府)
四、規劃建設鄉村e鎮,全力助推鄉村振興
結合全省開展的鄉村e鎮培育建設工作,各縣(市、區)至少規劃建設1個面積約0.5-5平方公里或者建筑面積在50萬平米以上的鄉村e鎮,每個鄉村e鎮新增直播帶貨、倉儲物流等市場主體數量100戶以上。在省級獎補政策基礎上,再給每個鄉村e鎮200萬元獎勵。(牽頭單位:市商務局;責任單位:市財政局、市鄉村振興局,各縣市區人民政府)
五、推行產業鏈“鏈長制”,加速產業集群發展
圍繞全省十大重點產業鏈和我市新興產業鏈,堅持“一企帶一鏈,一鏈成一片”,對產業鏈全生命周期進行建鏈、延鏈、補鏈、強鏈,推進產業鏈式集群發展。加快招商一批、建設一批鏈上項目,促進產業鏈上下游、產供銷、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。工業類鏈主企業投資規模不少于10億元,其他類鏈主企業投資規模不少于1億元,并帶動鏈上新增“四上”企業不少于10戶的,對鏈主企業及“四上”企業優先安排技改資金支持,并給予鏈主企業20萬元獎勵、給予每戶“四上”企業10萬元獎勵。(牽頭單位:市工信局,責任單位:市發改委、市文旅局、市財政局、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、市生態環境局、市能源局、市科技局,各縣市區人民政府)
六、打造開發區升級版,厚植高質量發展優勢
全面落實開發區高質量發展21條措施,加大招商引資力度,著力打造特色產業園,推動開發區提檔升級。到2023年底前每打造一個特色產業園引進并投產“四上”企業不少于10戶的,給予開發區100萬元獎勵。(牽頭單位:市商務局;責任單位:市財政局、市發改委、市住建局,各省級開發區示范區)
七、加快數字經濟發展,賦能產業提速增效
圍繞5G+應用、信創、數據標注、云服務及超算服務等特色優勢產業,推動云時代、華為、科大訊飛、京東等企業引進生態合作企業,依托政務信息化建設項目,培育本地大數據產業,打造大數據創新生態、產業生態、應用生態。鼓勵各縣(市、區)、各開發區打造大數據產業鏈,每打造一條產業鏈且新增企業不少于20戶的,給予各縣(市、區)、各開發區30萬元獎勵。(牽頭單位:市大數據應用局;責任單位:市工信局、市政務信息管理局、市醫保局、市衛健委,各縣市區人民政府,各省級開發區示范區)
八、打造農業產業園區,夯實鄉村產業基礎
圍繞鞏固脫貧成果接續鄉村振興,加快建設各類農業產業園區,打造一批農業龍頭企業。每新增1個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,并帶動有密切利益聯結機制的5戶農民專業合作社或者20戶家庭農場、個體工商戶的,給予農業產業園區20萬元獎勵。(牽頭單位:市農業農村局,責任單位:市鄉村振興局、市現代農業服務中心,各縣市區人民政府)
九、發展特色產業鎮,打響集群經濟品牌
圍繞當地的特優農業、特色輕工等優勢產業,扶持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,打造以特色產業集群化發展為主要特征的特色產業鎮,推動優勢產業集聚區做大做強。各縣(市、區)至少要規劃打造1個特色產業鎮,每個特色產業鎮新增各類市場主體不少于100戶的,給予各縣(市、區)100萬元獎勵。(牽頭單位:市鄉村振興局,責任單位:市商務局、市農業農村局、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,各縣市區人民政府)
十、打造文旅康養集聚區,培育文旅康養新業態
依托我市重要景區景點和黃河一號旅游公路,結合美麗宜居示范村建設,重點培育現代演藝、數字文化、新興文化、特色文創、工美非遺、景區服務、餐飲住宿等市場主體,融入現代休閑、養老、康體、游樂等康養元素,打造文旅康養示范區、文化產業園區(基地)、文旅消費集聚區、旅游休閑街區等文旅康養集聚區。各縣(市、區)要至少打造2個以上文旅康養產業集聚區,且每個集聚區新增市場主體20戶、50戶、100戶以上的,分別給予縣(市、區)20萬、30萬、50萬元獎勵。(牽頭單位:市文旅局,責任單位:市委宣傳部、市財政局、市民政局、市衛健委、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,各縣市區人民政府)
市場主體倍增工作已納入全省優化營商環境目標責任制考核,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,專班推進支撐市場主體倍增平臺建設。6月底前各牽頭部門研究出臺平臺建設實施方案,細化建設任務標準及獎勵辦法,對接財政部門統籌安排和使用好獎補資金。要加大政策宣傳力度,充分運用“呂梁政企通”等信息化平臺實行資金直達獎勵對象。
本措施自印發之日起執行,涉及的即期性政策期限截至2023年12月31日。
本文件由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負責解讀。
解讀鏈接:【圖解】市行政審批局關于《呂梁市支持十大平臺建設培育發展市場主體10條措施》的解讀
政策咨詢:市行政審批局 市優化營商環境專班辦公室 8487510